摘要:近期,随着股市资金不断外流及本地利率长期处于低位,港元对美元汇率多次逼近7.85的弱方兑换保证,促使香港金融管理局迅速出手干预汇市。为稳定港元汇价,金管局在一周之内四度买入港元,总金额高达223.26亿港元。数据显示,金管局分别于7月31日、8月1日、8月5日及8月6日进行操作,单日最大买入额为8月6日的84.39亿港元。这一连串举措,彰显出当局维系联系汇率制度的坚定立场,同时也反映港元当前面临的
近期,随着股市资金不断外流及本地利率长期处于低位,港元对美元汇率多次逼近7.85的弱方兑换保证,促使香港金融管理局迅速出手干预汇市。为稳定港元汇价,金管局在一周之内四度买入港元,总金额高达223.26亿港元。
数据显示,金管局分别于7月31日、8月1日、8月5日及8月6日进行操作,单日最大买入额为8月6日的84.39亿港元。这一连串举措,彰显出当局维系联系汇率制度的坚定立场,同时也反映港元当前面临的巨大贬值压力。
影响港元走弱的核心因素仍在于持续扩大的港美利差。由于美国维持高利率,而香港本地资金成本处于低位,套利交易愈加频繁。市场投资者倾向于卖出港元、转而追逐美元等高收益资产,令港元进一步承压。
此外,南向资金流向亦加剧港元下行。数据显示,8月5日单日南向资金净流出达到181亿港元,创下自5月中旬以来的最高纪录。这一趋势加重了香港资金市场的紧张情绪。
星展银行全球市场策略师Carie Li分析指出:“季节性需求减少,加上南向资金外流,港元承压情形短期内难以改善。在港美息差未见明显收窄之前,套利资金仍有动力持续操作,这也意味着香港金管局可能不得不继续出手干预。”
事实上,自6月以来,金管局便已多次入市支持港元。在年初港元持续升值的背景下,金管局为防止港元过强,一度大量卖出本币,结果推低本地利率,反使港元重新面临贬值风险。
国际媒体分析指出,这场保卫港元的“攻防战”恐怕将持续较长时间。若贸然收紧流动性,可能推高香港利率,进一步影响本地经济复苏步伐。
不过,随着上周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意外疲软,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升温,港美息差有望逐步收窄。若美息回落,套利交易动能将有所减弱,港元可能迎来喘息机会。
纽约梅隆银行亚太区高级市场策略师Wee Khoon Chong也表示:“目前美元兑港元买盘主要受到套利交易推动。但一旦市场确信美联储将加快降息步伐,这种套利空间将会被压缩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除香港外,亚洲其他市场同样加紧捍卫本币。例如,印度国有银行近期频繁在汇市购入卢比,被视为央行干预信号,尽管该国央行在最近一次货币政策会议中未调整基准利率。这种干预潮反映出亚洲经济体在强势美元环境下所面临的共同压力。
免责声明:
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,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、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,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